Loading Player...

本周金句:

“现在你们应当敬畏耶和华,谨慎办事;因为耶和华─我们的神没有不义,不偏待人,也不受贿赂。”(历代志下19:7)

背景:

1. 关于历代志
历代志下只集中在犹大(南国)的历史,主要突出大卫的直系子孙,并且强调耶路撒冷是惟一真正的敬拜场所。
历代志作者对行得好的君王会较详细的记述,行恶的王篇幅就比较短,说明作者更关注那些忠于上帝和神旨意的君王,这是为了要向历代志读者,就是当时被掳归回的以色列百姓,展现一个美好的犹大王国,并大卫王朝复兴的愿景。
但作者也提醒以色列百姓,借着犹大(南国)的历史发展,清楚看见上帝会按照王所行在祂眼中看为正或恶的事而赐福或管教,所以国家的兴衰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中,百姓当引以为鉴,专心听从上帝的律法。
历代志下19章的约沙法王,就是其中一位好王。

2. 关于历代志下17-20章的约沙法王
历代志下17-20章主要记载南国君王约沙法的事迹。
a. 17章:约沙法登基为王,耶和华与他同在,因为他行他祖大卫所行的道(历代志下17:3),就是遵行耶和华的律法。
b. 18章:记载走正道的约沙法,竟然与北国恶王亚哈结亲,更和亚哈一同出兵作战,结果亚哈阵亡,约沙法因神的保守才得平安。
c. 19章:在耶路撒冷的约沙法进行司法改革,设立审判制度,秉公治理百姓。
d. 20章:记载约沙法靠着耶和华击败摩押人、亚扪人的联军。

3. 约沙法王的司法改革
约沙法名字的意思是“耶和华判断”,人如其名,不仅自己经历上帝公义的审判,也致力以神的律法治理百姓。

思考:圣经是以什么准则来评价王国时期的好王和坏王?这对我们有何提醒?

4. 历代志下约沙法的改革
a. 改革方案
约沙法不仅在内政上以神的律法教导百姓(历代志下17:7-9),更按着律法的要求(申命记16:18),也就是从摩西和大卫以来所建立的司法制度(申命记1:16;历代志上26:29),在每一个城里都设立了审判官,在耶路撒冷则设立终审法庭,负责处理来自各城的疑难或上诉的案件。
虽然这些审判官是约沙法设立的,但是约沙法并没有要求这些官员听从君王的指令,反而提醒他们:“你们判断不是为人,乃是为耶和华。”(历代志下19:6)
至于最高司法方面,就分别由大祭司亚玛利雅负责宗教案件、犹大族长中的西巴第雅管理民事及刑事案件。
b. 改革原因
i. 目的:旧约时代以色列的审判官由长老(出埃及记18:13-26;申命记17:8-13)、祭司(申命记19:16下)、专职的审判官组成,另外君王也有审判权(撒母耳记上8:5;撒母耳记下8:15)。
但他们之间的分工并不明确,也就是无论民事或宗教诉讼,都在一起审判。因此审判的顺序变得非常繁琐(申命记25:7;士师记16:5;撒迦利亚书3:1),所以很有必要明确规定各自的任务。
ii. 意义:经历代志下18章的战争后,偶像崇拜再度在犹大(南国)蔓延,罪恶再次横行犹大,有鉴于此,身为君王的约沙法推行了司法制度改革,并要求审判官必须立足信仰,作公正的审判,以此治理百姓,教导百姓要回归信奉上帝,以上帝的律法为依归。

思考:为何约沙法要推动司法改革?这对以色列百姓的信仰有何帮助?

经文解释:

1. 约沙法设立审判官
历代志下19:5:“又在犹大国中遍地的坚固城里设立审判官,”
“坚固城”指“筑堡垒”。
申命记16:18要求要在每一个城中设立审判官,所以约沙法是执行律法的要求,不过也仅只有“要塞、坚固城”中被设立审判官。
按照来自旧巴比伦时代(约主前2000-1600年)叙利亚的马里文献记载,君王会指派审判官执行特殊的职务,例如协助地区行政、作为地区性总督、指挥军事战役、干预本国的司法事务等。
而此处的约沙法任命的司法官,工作的范围主要是法律上的事情。

2. 审判官审判准则
历代志下19:6-7:“对他们说:‘你们办事应当谨慎;因为你们判断不是为人,乃是为耶和华。判断的时候,他必与你们同在。现在你们应当敬畏耶和华,谨慎办事;因为耶和华─我们的神没有不义,不偏待人,也不受贿赂。’”

3. 字义
“敬畏”指“恐惧”。
“谨慎”含有“观察,留心注意”的意思。
“偏待”有“抬举,偏爱”之意。

4. “你们办事……耶和华……必与你们同在。”表明审判官的审判的准则,乃是依据神的律法,真正的审判者是上帝。
例如当年的摩西把百姓之间的纷争带到神面前(出埃及记18:19)。对于以色列百姓来讲,律法的根据就是神的公义,宗教、民事案件的审判权属于神(申命记1:17),因此审判官作为神的代办人,必须作公正的审判。

思考:约沙法设立审判官的审判准则为何?这对今日我们与人相处有何提醒?

5. 约沙法的醒悟
约沙法登基之时,圣经记载他行他祖大卫之道,就是遵行耶和华的律法,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。可惜,约沙法之后不仅与北国恶王亚哈结亲,还有亚哈结盟一起出兵打战,最后落得亚哈战死,约沙法虽平安回到耶路撒冷,却也知道自己得罪了耶和华。

总结:

这段历史值得注意:

1. 虽然约沙法对神忠诚,但他显然对罪恶没有订下界线,以致对罪恶太过包容,甚至与恶人同行,因为他竟然与北国最邪恶的亚哈王结亲。
这提醒我们要时刻警醒,谨守信仰的准则底线。约沙法个人的失败,让他明白人都是不可靠的,过去能持守神的律法,并不等于将来也能继续持守,所以时时事事都“应当敬畏耶和华,谨慎办事;”,所以约沙法反复提醒审判官“应当谨慎办事”(历代志下19:6-7)。

2. 约沙法曾经失败,但他没有陷入失败的泥淖里,而是放下君王的身段,敞开心扉接受先知的责备,也努力重新整顿国家,再次更新改革使制度更完善。
失败不可怕,真正可怕的是失败后的灰心、绝望和放弃。

3. 当约沙法从战场上回犹大时,先知耶户虽责备他但也鼓励他;“然而你还有善行,因你从国中除掉木偶,立定心意寻求神。”(历代志下19:3)
原来,约沙法的好,神都没有忘记,神仍然记念。神并非不公义,不会因为约沙法的过失而抹煞他之前为神所做的善工和付出的辛劳(参来6:10)。

思考:从约沙法的生平,我们学到哪些属灵功课?